曙光汽车集团轿车事业部H2智能装配车间。资料片
陀飞轮机芯装配生产线一角。资料片
核心提示
以企业满意和健康发展为检验标准,围绕企业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改,近年来,丹东先后出台20余个规范性文件,大力营造公平、竞争、高效的市场环境。
今年年初,为有效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难点、堵点问题,丹东以“证照分离”改革为抓手,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创新审批模式,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放宽市场准入,充分激发民众创业热情,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9499户,同比增长11.85%,注册资本总额3439.2亿元,同比增长17.04%;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878户,同比增长28.04%;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17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
深化“证照分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近年来,丹东市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先后出台实施了《丹东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丹东市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实施方案》《丹东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丹东市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相关实施意见》等20余个规范性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调研,深入办事大厅、窗口单位和企业实地调查,问需求、解难题,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大力营造公平、竞争、高效的市场秩序,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行政管理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企业的“贴心人”,建立“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机制,真正放下身段、沉下心去,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拿对策。截至目前,丹东市市级政务服务573项应进大厅办理的事项已全部进厅,应进必进率达100%,实现了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大厅之外无审批。同时,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应进大厅办理事项的实际入驻率也达100%。
为了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今年年初,丹东市又出台《丹东市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和《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组织全市8个县(市)区政府和25个相关部门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成立“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证照分离”改革;建立全市“证照分离”改革沟通联系机制和改革月报告制度,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宣传部、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13家“证照分离”改革责任单位专题调研,认真梳理“证照分离”改革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认真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市场监管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编写了《丹东市“证照分离”办事指南》,对改革涉及的13个部门44项行政审批事项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办结时限和窗口联系电话等内容逐一进行明确,努力实现高频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
凤城籍中国斫琴大师、古琴演奏家王鹏今年3月确定回乡投资后,遇到人在北京、不能现场办理营业执照的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凤城市市场监管局遵循“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派专人负责与对方对接,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通过电话、微信沟通完成了企业名称网上申报、调整和核定。3月22日下午5时企业名称确定后,凤城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利用“双休日”加班加点对企业提供资料进行审核,周一上午9时企业领到营业执照。“一路绿灯,一路畅通,给我的项目落户家乡吃了定心丸。”王鹏说,家乡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切身感受到家乡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的信心和决心,是真心真意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是实实在在为企业添活力、谋发展。
针对“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难点、堵点问题,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丹东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突破口,围绕破解企业开办环节多、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实现“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材料最精、门槛最低”,围绕“放管服”“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方面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打造行政审批“高速路”
“我们拿着药店开办材料,6月24日上午仅用1个小时,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窗口就办结药品经营许可证。以前要跑几次,现在跑一次就办完了。”7月23日,讲起丹东市药品经营许可优化审批程序“先证后核”的事,丹东市老天祥大药房经理周萍兴奋不已。
丹东在全省率先开展药品经营许可审批改革,将药品经营企业开办需筹建、验收、GSP认证三次现场核查合并为一次。改革前药品企业开办需要筹建、验收、GSP认证三次现场核查,法定最长现场核查时限分别为3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3个月。改革后对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实行告知承诺,GSP认证法定最长现场核查时限压缩到45个工作日。同时,全面推行“无纸化”“不见面”审批模式,积极推广网上业务办理。以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为试点,全流程网上办理,企业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无须到审批窗口面对面提交纸质材料,只需网上申办,审核通过后即可获证,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丹东废止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等三个不合时宜文件,放宽了药品零售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对新开办药店间距和营业场所面积不作限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推动市场配置资源,倒逼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市场调节、优胜劣汰的宽松经营环境。对药品经营许可证、已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及跨地域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心店新增食品经营许可实施告知承诺的审批新模式,通过“最多跑一次”审批改革,打造行政审批“高速路”。
此外,对8种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采取先证后核的审批模式。将原来“企业申请-现场核查-行政审批-批准发证”先核后证的模式改为“企业自我声明承诺-先行审批-证后监督核查”的模式,大大缩短办证所需时间,减少因为办证程序烦琐和时间冗长而造成的额外成本,为企业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最大便利。
在具体工作中,丹东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实行告知承诺的企业实行全覆盖例行检查;对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延续换证、名称变更的获证企业,在日常监管中核实承诺情况。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对虚假承诺、不符合要求的,依法撤销审批并予以处罚,通过保护守法、打击违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截至6月末,全市涉及“证照分离”改革的13个党委、政府部门44项行政审批改革全部到位,其中对8项行政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对36项行政审批实行优化准入服务。全市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办理事项1736件,通过优化准入服务办理事项4245件。与改革前相比,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34个,减少审批材料49份,平均减少审批时限1/3以上。
孵化体系多元化点燃大众创业激情
在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同时,丹东市围绕税收减免、创业资金援助、创业场地援助、创业能力提升援助、创业项目援助等方面全面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7月20日,记者在丹东市创业孵化基地的一个封闭式创业平台看到,几个年轻的小伙儿正在埋头编写程序,时不时地就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这是一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全渠道整合的“软件服务”公司。企业负责人马吉子和其他四名员工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丹东不但自然环境好,人文环境也非常好。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我们这些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圆了创业的梦想!”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马吉子开心地说,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场地,而且水电费全免。优惠的政策以及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也让这些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记者了解到,丹东市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导师指导、法律援助中心、融资公司等一系列服务,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了圆梦舞台。
此外,相关部门还通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电商创业培训暨经验交流会”以及创业大讲堂、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成果展示会、双创活动周等创业活动,激励有创业梦想的创业者投身到新一轮发展创业中,营造出崇尚创业、勇于创业、促进创业的浓厚氛围。
5月27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师生走进振安区太平湾街道望江村,结合当地特色产品燕红桃及乡风文明建设情况,把一幅幅富有想象力的壁画呈现给村民,并与太平湾街道办事处结成校地合作联盟,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浓浓的创业氛围,使丹东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截至今年6月,全市10所政府主导建设、社会力量建设以及在丹东高校兴建的各类孵化载体,累计入孵实体313户,孵化成功189户,带动就业5202人。年初以来,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企招聘周”、赴域外招聘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余场,提供岗位需求总数近36500个,达成意向6400多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878户,同比增长28.04%。
7月3日,丹东市与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代表参与座谈。通过此次签约,丹东市与9所高校将共同建立互动交流机制、信息互通机制、联合招聘工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难题攻关,为人才培养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丹东就业创业,实现高校、企业、毕业生多方合作共赢。
年初以来,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强化制度保障,丹东相继出台关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落实创业场地补贴政策、开展创业带头人社会保险补贴、规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作等政策配套措施,启动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发放工作,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积极吸纳和储备人才、鼓励在岗职工提升技能转岗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切实稳定岗位,丹东积极筹措促进就业各类资金,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继续执行失业保险总费率1%政策不变,实现了对全市符合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的“两个全覆盖”。今年上半年,通过失业保险基金落实费率减半、稳岗补贴等惠企政策,为全市7000余户企业累计减负2000余万元,为1.96万名职工发放稳岗补贴456.90万元,为160人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22万元。
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丹东就业工作稳中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17人,成功帮助35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